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受助大学生有话说!

作者:尚明萱 发布日期:2025-03-14 点击数: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 3400多万人次。

各高校受国家资助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吐露心声——


北京林业大学邢同学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推进教育公平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让万千学子在砥砺奋斗的追梦道路上倍受鼓舞、壮志满怀。受惠于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的高度支持,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切实减轻了我们的家庭经济负担,让我们能够全力以赴地完成学业、实现志向。国家用政策托举起青年理想,我们更应以实际行动回应这份期待。作为一名水保专业的青年学子,我愿以愚公之志深耕学术沃土,以精卫之诚守护绿水青山,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让青春脉搏与山河律动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东北师范大学买苏米同学


作为一名来自新疆的新时代青年党员,我怀着无比振奋的心情期待与关注着两会中关于教育、民族团结与边疆发展的讨论。从帕米尔高原的村小到东北师范大学的课堂,我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党的关怀。我深知,边疆的振兴需要教育筑基,民族的团结需要文化凝心。两会对于教育的热议使我进一步明确,教育不仅是扩大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的民生工程,更是呵护每个孩子身心成长、点亮人生梦想的温暖事业。跬步边疆,传教授业,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学术为纽带,承担起作为师范生的责任和担当,在古汉语与古文字中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在帕米尔高原上书写教育守边的篇章,将青春热血融入祖国边疆发展的壮阔征程,让石榴花开得更红,让边疆的土地更暖!

哈尔滨工程大学孙同学


作为一名辽宁西部贫困县的建档立卡学生,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资助政策从“雪中送炭”向“筑梦护航”升级。初中时,母亲查出甲状腺癌,至暗时刻里,是建档立卡和低保政策托住了我们摇摇欲坠的家。求学道路上,国家助学金持续支持和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不仅化解了我的经济困局,更让我读懂“教育公平”四个字背后的国家担当!政府工作报告中3400多万人次的资助数据,映射着千万个像我这样的青年学子奋斗的故事。国家资助体系的完善让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看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船舶绿色动力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祖国,回馈社会!

南京大学李同学


全国“两会”如春风化雨,激荡起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澎湃浪潮。作为一名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的高校学生,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背后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对3400多万学子人生轨迹的温情托举。“扩面”扩的是青年追梦的赛道;“提标”提的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这些改变让制度设计既有精度更有温度,让“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个人的空想。

我们是被春风拂过的种子,更愿成为传递春意的枝芽。当我在教室聆听老师教诲,在乡村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时,总想起国家资助为我卸下的负担。未来,我想成为一座“桥”:把曾经接收到的温暖,转化成更多人向上生长的力量,让更多年轻的心跳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厦门大学孙同学


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全国两会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让我倍感温暖。来自农村的我,曾因家庭经济压力在购买专业书籍时百般犹豫,在面对外出实践项目时不敢报名,去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后,我终于能安心购买专业书籍、积极参加田野调查。每月按时到账的国家助学金,不仅是一份经济支持,更是照亮求学之路的明灯,让我真切感受到国家始终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个学子的求知梦。作为助学政策受益者,我将铭记这份来自国家的托举,勤勉学习,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以所学回报社会,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中国海洋大学任同学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对2025年全国两会格外关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让我们振奋,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大幅调整让我们更有保障和自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新时代青年,定将结合所学投入“人工智能+”行动,牢记总书记给海大全体师生的嘱托,秉持海洋强国的初心和使命,聚焦水下科技发展需求,投身海洋航行器科研实践,探索“卡脖子”领域,争做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赖同学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让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重视。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部署,与我参与的残疾人就业调研项目高度契合,那些走访调研时记录的岗位缺口数据、访谈中听到的求职困境,都成为政策落地的生动注脚,让我更加坚信专业所学的价值——用公共政策工具破解社会痛点。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公管学子,我将以残疾人就业服务为起点,把论文写在民生实践中。未来无论是参与社区治理还是政策研究,我都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用专业能力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共建共享中绽放光彩。

四川大学焦同学


两会胜利召开,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它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承载着14亿国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回首2024年,科技创新一路“狂飙”,民生保障愈发坚实,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质量,更让我们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理论对实践的强大指引作用。2025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我满怀期待。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研习专业课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深悟透,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投身实践,传播先进理论,努力在祖国建设浪潮中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西南财经大学杨同学


作为来自西部农村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回归校园后的我享受到国家多项资助政策。正值“两会”期间,代表们再次强调提高困难学生补助标准,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均等化,这些建议不仅是经济上的帮扶,更是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每一项举措都在传递"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决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退役军人,我将始终把军营锤炼的意志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继续深造学业,提升专业技能,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青春之我,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西南大学田同学


在今年两会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与帮助,“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的政策,惠及3400多万名学生,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子扫除求学障碍。作为音乐专业的国家公费师范生,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发展文学艺术事业”“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让我更加明确音乐不仅是美育的载体,更是传承文化根脉、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工具。未来,我将注重将中华传统音乐、红色经典作品融入课堂,用音符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我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艺术教育中融合创新思维与人文关怀,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陈同学


助学贷款的提额降息,让我能够安心求学,不再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国家助学金的提标扩面,减少了我的经济压力,让我能够勇敢逐梦。同时,学校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资助我寒假去澳门大学研学,带我们去剧院观看《平凡的世界》。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将倍加珍惜这些机会,努力学习,锤炼本领,为学校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同学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国家奖助学金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令我感慨颇深,我就是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去年暑假,我家里遭受洪涝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出现困难,国家资助政策调整对我无疑是“雪中送炭”,我申请了最高额度2万元的助学贷款,使我学宿费、生活费得到了有效解决,感谢国家好政策,让我可以安心于学业。这份关怀给予我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将来用所学回报社会,传递这份温暖与善意。

长安大学江同学


作为一名曾受益于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听到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出“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时候,我倍感荣幸和振奋。这份政策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教育公平正在惠及每一个渴望读书的学生。依然记得收到奖学金时那沉甸甸的分量,它不仅让我缓解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原来“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背后,一直有党和国家在默默托举。作为受助者,我深知这份支持的重量,会牢记这份感恩,用所学回馈社会,自觉扛起青年责任,主动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用行动证明——国家倾力浇灌的种子,终会破土成林,荫蔽山河。

兰州大学李同学


2024年两会期间,严纯华老师提出适度增加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保障覆盖面的建议,极具前瞻性与关怀性。如今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调整落地,奖学金名额翻倍,资助标准大幅提高,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标准也同步提升。这不仅切实缓解了同学们的经济压力,让大家在学习生活中无需为经济问题过多担忧,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了我们强大的鼓舞。政策所传递出的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子的关怀,让我们深感温暖与责任,极大地激发了我们拼搏奋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河南大学李同学


作为河南大学农学院生物育种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是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者,最关注的是教育公平和科技创新。求学路上,国家资助政策给予了我至关重要的支持。来自乡村的我,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如果没有国家的资助,或许我的大学梦会更加遥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并强调“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政策设计,让无数像我一样的寒门学子得以挣脱物质枷锁,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人生坐标。今年两会的另一个热议话题让我倍感振奋——“AI+农业”。全国人大代表茹振钢提出,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推动农业装备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生物育种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科技正在改变农业的面貌。智慧农业、种业振兴、新型育种技术的突破,每一项都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也关乎亿万人的饭碗。科技创新已经为农业插上了翅膀,而我们这一代青年,正是推动变革的生力军。我希望能学以致用,让更多高效、优质的农作物惠及广袤田野,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四川农业大学王同学


作为新时代农学学子,我深感生逢盛世之幸,更被乡村振兴战略所鼓舞。李强总理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我们青年学子锚定了奋斗坐标。作为中国农技协首批科技小院入驻学生,三年来我时刻牢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嘱托,累计驻扎500余天,与果农同劳作,辗转20余个区县开展技术培训50余场,推广高接换种、病虫害智能识别等5项技术,带动产区增收超500万元。

站在新征程上,我将继续深入贯彻两会精神:一要坚定知农爱农信念,将学术理想融入农业现代化;二要深耕实践沃土,依托科技小院推动果树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三要锤炼农业本领,在育种创新、新型栽培技术等领域持续突破,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注入青春动能,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绽放光芒!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陈同学


作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资助宣传大使,我对学生资助格外关注。我欣喜地看到国家对教育资助愈发重视,政策持续优化。代表们提出健全特殊学生教育资助体系,涵盖提升资助金额、扩大资助范围、设立专项激励奖学金等建议;还有代表关注控辍保学,建议完善教育资助政策。这些都彰显出两会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致力于让每个学子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学生资助成绩单让我深感振奋,坚定了我传递这份温暖的决心,我将持续做好资助宣传,把两会的关怀传递给更多同学,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关爱与支持,让更多受助学生带着感恩之心,努力奋进,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